MySQL参数配置优化
max_connections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51 (MySQL5.5+)
Meaning: 允许客户端同时连接的最大数
默认值以前是100,MySQL5.5+后151,但是默认值对大部分应用来说这都不够。通过观察Max_used_connections
状态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告诉你服务器连接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有个尖峰。如果这个值达到了max_connections,说明客户端至少被拒绝了一次。
建议值: 500+ (设置为你认为正常情况下有300或者更多连接,则可以设置为500或更多)
thread_cach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mysql5.6.7-)
Meaning: 有多少线程应该缓存重用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8 + (max_connections / 100),其上限值为100.设置这个变量,可以通过观察服务器一段时间的活动,来计算一个有理有据的值。
观察Threads_connected状态变量并且找到它在一般情况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若Threads_connected状态从150变化到175,可以设置线程缓存为75。但是不用设置的非常大,因为保持大量
等待连接的空闲线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也可以观察Threads_created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如果这个值很大或一直增长,这是另一个线索,告诉你可能需要调大thread_cache_size变量。
Threads_cached来查看有多少线程已经在缓存中了。
建议值:50-100
table_open_cach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400( mysql5.6.7- )
Meaning: 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
从官方文档看出在MySQL5.6.8+开始默认值为2000,就能简单的判断出原来默认值是不够的。可以通过观察Opened_tables其值及其一段时间的变化来检查该变量。如果看到Opened_tables的值很大
并且又不经常执行FLUSH TABLES(执行其命令强制所有的表重新关闭且打开),那么可能你应该增加该变量的值。
建议值: 4096(有另一种说法:这个值从max_connections的10倍开始设置)
open_files_limi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0 (mysql5.6.7-)
Meaning: 操作系统允许mysqld服务打开的文件数。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
1) 10 + max_connections + (table_open_cache * 2)
2) max_connections * 5
3) open_files_limit value specified at startup, 5000 if none
要知道每个MyISAM表打开需要2个文件句柄;每个客户端的连接也是一个文件句柄。有效的open_files_limit的值是基于系统启动时所指定的值和max_connections,table_open_cache有关联。
建议值:65535 (其值在大多操作系统是最安全的)
table_definition_cach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 400(mysql5.6.7-)
Meaning: 缓存表定义的的数量(以.frm结尾的文件)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400 + (table_open_cache / 2) 其上限值为:2000。常可以把table_definition_cache 设置得足够高,以缓存所有的表定义。
除非有上万张表,否则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值: 根据真正的数据库中表的数量(例如:数据库实例有1000张表,可以将其设置为1000+)
back_log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50( mysql5.6.5- )
Meaning: 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有多少个请求链接在堆栈中等待被处理。
其默认值在mysql5.6.6+(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 50 + (max_connections / 5) 其上限值为:900。
如果每秒的连接数很多,可以将其值调大。其值和OS的TCP/IP链接有关联,和内核参数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的值相关,back_log的值不能大于其值。
建议值:2048
max_allowed_packe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MB(mysql5.6.5-)
Meaning: 这个设置防止服务器发送太大的包,也会控制多大的包可以被接受。
其默认值在mysql5.6.6+为4MB,其默认值可能太小了,但设置太大也可能有危险。如果设置太小,有时复制上会出现问题,通常表现为备库不能接收主库发过来的复制数据。使用mysql和mysqldump
客户端程序都可以指定其值的大小。
建议值: 16MB
max_connect_errors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00(mysql5.6.6+)
Meaning: 最大的连接错误数
如果有时网络短暂抽风了,或者应用配置出现错误,或另有问题,如权限,在短暂的时间内不断地尝试链接,客户端可能被列入黑名单,然后将无法连接,知道再次刷新主机缓存(FLUSH HOSTS)。
这个选项的默认设置太小了,很容易导致问题。你也许希望增加这个值,实际上,如果知道服务器可以充分抵御蛮力攻击,可以把这个值设置的非常大,以有效地禁用主机黑名单。这个选项也就是
所谓的可以防止暴力破解。
建议值: 1000000 (其值为Percona 给出的建议值,但是应该确定其主机的已有抵御蛮力攻击的能力)
skip_name_resolv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OFF
Meaning: DNS查找
这个选项禁用了另一个网络相关和鉴权认证的陷进:DNS查找。DNS是MySQL连接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当连接服务器时,它试图确定连接和使用的主机的主机名,作为身份验证凭据的一部分。
(就是说,你的凭据是用户名,主机名,以及密码,并不只是用户名和密码)但是验证主机来源,服务器需要执行DNS的正向和反向查找。要是DNS有问题就悲剧了,在某些时间点这是必然的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强烈建议设置这个选项,在验证时关闭DNS查找,这样即快又安全。
建议值: ON
log_bin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Meaning: 是否开启binlog
开启此选项用来支持复制和时间点恢复。
建议值: 设置其值为mysql-bin来避免其默认生成的文件名(也就是与主机名无关)
sync_binlog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
Meaning: 控制MySQL怎么刷新二进制日志到磁盘
默认值为0,意味着MySQL并不刷新,有操作系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刷新缓存到持久化设备。如果这个值比0大,它指定了两次刷新到磁盘的动作之间间隔多少次二进制日志写操作
(如果autocommit被设置了,每个独立的语句都是一次写,否则就是一个事务一次写)。如果没有设置sync_binlog为1,那么崩溃以后可能导致二进制日志没有同步事务数据。这可以轻易地导致复制中断,
并且使得及时恢复变得不可能。无论如何,可以把这个值设置为1来获得安全的保障。这样就会要求MySQL把二进制日志和事务日志两个文件刷新到不同的位置。这可能需要磁盘寻道,相对来说是个很慢的操作。
建议值: 1
expire_log_days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
Meaning: 服务器在指定的天数之后清理旧的二进制日志
如果启用了二进制日志,应该打开这个选项,可以让服务器在指定的天数之后清理旧的二进制日志。如果不启用,最终服务器的空间会被耗尽,导致服务器卡住或崩溃。
建议值: 7~14
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
这两个设置控制使用Memory引擎的内存临时表能使用多大的内存。如果隐式内存临时表的大小超过这两个设置的值,将会被转换为MyISAM表,所以它的大小可以继续增长。(隐式临时表是一种并非由自己创建,
而是服务器创建,用于保存执行行中的查询的中间结果的表)应该简单地把这两个变量设为同样的值。但是要谨防这个变量太大了,临时表最好呆在内存里,但是如果它们被撑得很大,实际上还是让它们使用
磁盘比较好,否则可能会让服务器内存溢出。假设查询语句没有创建庞大的临时表(通常可以通过合理的索引和查询设计来避免),那把这些变量设大一点,免得把内存临时表转换为磁盘临时表。这个过程可以
在SHOW PROCESSLIST中看到。使用临时表的情况可以通过状态变量Created_tmp_tables 和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来监控。
建议值: 设置两个变量为同样的值(这个大小要根据自己的SQL查询级别及SQL语句的优化情况)
query_cach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0(mysql5.6.7-)
Meaning: 缓存查询结果的内存大小
查询缓存使用的总内存空间,单位是字节。这个值必须是1024的整数倍,否则MySQL实际分配的数据会和你指定的略有不同。
建议值:<512MB
sort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Yes
Meaning: 查询需要做排序操作时为该缓存分配内存大小
MySQL只会在有查询需要做排序操作时才会为该缓存分配内存,然后,一旦需要排序,MySQL就会立刻分配该参数指定大小的全部内存,而不管该排序是否需要这么大的内存。 通过SHOW GLOBAL STATUS查看如
Sort_merge_passes/s 有很多,可以考虑增加sort_buffer_size的值,以来加快order by 或 group by语句的查询速度(其排序或分组操作已不能查询优化或索引优化)。如果查询必须使用一个更大的排序缓存
才能更好的执行,可以考虑session级别的设置其值。
建议值:1MB
join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Meaning: 设置使用连接查询缓存的大小
此选项可以提高没有使用索引的连接查询的性能。全局的建议不要设置太大,可以动态设置session级别的值。
建议值: 8MB
read_rnd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256kb
Meaning: 读取排序行的缓存的大小
MySQL只会在有查询需要时才会为该缓存分配内存,并且只会分配需要的内存大小而不是全部指定的大小。如果增加其值,可以提高order by 的操作性能。
建议值: 16MB
key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8MB
Meaning: MyISAM 表索引缓存的大小
如果MySQL server的表全部是或者说大多为MyISAM存储引擎的,可以考虑将其设置为OS内存的30%。其缓存仅仅缓存的是索引块,而不缓存数据。
建议值: 根据其数据库中表的存储引擎的类型来作为参考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8MB
Meaning: 排序MyISAM的索引缓存的大小
当REPAIR TABLE或者创建索引,修改索引时操作(CREATE INDEX,ALTER TABLE)时,分配给用于其MyISAM索引排序的大小。
建议值: 8MB~256MB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128MB
Meaning: InnoDB缓冲池的大小
如果大部分都是InnoDB表,InnoDB缓冲池或许比其他任何东西更需要内存。InnoDB缓冲池并不仅仅缓存索引:它还会缓存行的数据,自适应哈希索引,插入缓冲,锁,以及其他内部数据结构。
建议值:80%+ 物理内存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Default: 1(mysql5.6.5-)
Meaning: InnoDB缓存池的实例个数
从InnoDB1.0.x版本开始,允许有多个缓冲池实例。每个页根据哈希值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缓冲池实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数据库内部资源竞争,增加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参数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来配置。在MySQL5.6.6+其默认值为:(autosized),除了Window 32bit其值是根据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大小动态得到,其它默认值为8.
建议值:4+ (mysql5.5+)
innodb_log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Default: 8MB
Meaning: InnoDB写日志文件到磁盘上的缓冲大小
一个较大的日志缓冲,可以使一个大的事务在commit之前不用将log写到磁盘上。同样的在update,delete,Insert
很多行时,也可以减少磁盘I/O的调用。
建议值:8~128MB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
Meaning: 控制日志缓冲刷新的频繁程度
日志缓冲必须刷新到持久化存储,以确保提交的事务完全被持久化了。如果和持久相比更在乎性能,可以修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变量来控制日志缓冲刷新的频繁程度。可能的设置如下:
0
把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并且每秒刷新一次,但是事务提交时不做任何事情。
1
将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并且每次事务提交都刷新到持久化存储。这是默认的(并且是最安全的)设置,该设置
能保证不会丢失任何已经提交的事务,除非磁盘或者OS是’伪‘刷新。
2
每次提交时把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但是并不刷新。Innodb每秒做一次刷新。0与2最重要的不同是,如果MySQL
进程“挂了”,2不会丢失事务。
建议值: 1
innodb_log_fil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Meaning: 指定每个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
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设置对于InnoDB存储引擎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重做日志文件不能设置的太大,如果设置得很大,在恢复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又不能设置太小了,
否则可能导致一个事务的日志需要多次切换重做日志文件。
建议值: 根据自己能接受的方面(更好的性能or更短的恢复时间)决定
innodb_io_capacity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200
InnoDB曾经在代码里写死了假设服务器运行在每秒100个I/O操作的单硬盘上。默认值很糟糕。现在可以告诉InnoDB服务器有多大的I/O能力。有时需要把这个值设置得相当高(像SSD这样极快的存储
设备上需要设置为上万)才能稳定地刷新脏页。
建议值: 根据server的I/O能力有关系
innodb_read_io_threads和innodb_write_io_threads
这些选项控制有多少后台线程可以被I/O操作使用。最近版本的MySQL里,默认值4个读线程和4个写线程,对大部分
服务器这都足够了,尤其是MySQL5.5里面可以用操作系统原生的异步I/O以后。
建议值:各为4(即默认值)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 2
Meaning: 每组InnoDB重做日志文件的个数
建议值: 2
innodb_file_per_tabl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OFF(mysql5.6.5-)
Meaning: 控制InnoDB表空间存储形式
其默认值在mysql5.6.6+后为ON。开启此选项后,关于InnoDB表的数据和索引单独存储在自己的表空间中(.ibd结尾的文件)。否则,存储在系统的表空间中(ibdata)。
建议值: ON
网页标题:MySQL参数配置优化
文章路径:http://pcwzsj.com/article/ihcioo.html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51 (MySQL5.5+)
Meaning: 允许客户端同时连接的最大数
默认值以前是100,MySQL5.5+后151,但是默认值对大部分应用来说这都不够。通过观察Max_used_connections
状态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告诉你服务器连接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有个尖峰。如果这个值达到了max_connections,说明客户端至少被拒绝了一次。
建议值: 500+ (设置为你认为正常情况下有300或者更多连接,则可以设置为500或更多)
thread_cach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mysql5.6.7-)
Meaning: 有多少线程应该缓存重用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8 + (max_connections / 100),其上限值为100.设置这个变量,可以通过观察服务器一段时间的活动,来计算一个有理有据的值。
观察Threads_connected状态变量并且找到它在一般情况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若Threads_connected状态从150变化到175,可以设置线程缓存为75。但是不用设置的非常大,因为保持大量
等待连接的空闲线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也可以观察Threads_created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如果这个值很大或一直增长,这是另一个线索,告诉你可能需要调大thread_cache_size变量。
Threads_cached来查看有多少线程已经在缓存中了。
建议值:50-100
table_open_cach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400( mysql5.6.7- )
Meaning: 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
从官方文档看出在MySQL5.6.8+开始默认值为2000,就能简单的判断出原来默认值是不够的。可以通过观察Opened_tables其值及其一段时间的变化来检查该变量。如果看到Opened_tables的值很大
并且又不经常执行FLUSH TABLES(执行其命令强制所有的表重新关闭且打开),那么可能你应该增加该变量的值。
建议值: 4096(有另一种说法:这个值从max_connections的10倍开始设置)
open_files_limi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0 (mysql5.6.7-)
Meaning: 操作系统允许mysqld服务打开的文件数。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
1) 10 + max_connections + (table_open_cache * 2)
2) max_connections * 5
3) open_files_limit value specified at startup, 5000 if none
要知道每个MyISAM表打开需要2个文件句柄;每个客户端的连接也是一个文件句柄。有效的open_files_limit的值是基于系统启动时所指定的值和max_connections,table_open_cache有关联。
建议值:65535 (其值在大多操作系统是最安全的)
table_definition_cach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 400(mysql5.6.7-)
Meaning: 缓存表定义的的数量(以.frm结尾的文件)
其默认值在mysql5.6.8+(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400 + (table_open_cache / 2) 其上限值为:2000。常可以把table_definition_cache 设置得足够高,以缓存所有的表定义。
除非有上万张表,否则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值: 根据真正的数据库中表的数量(例如:数据库实例有1000张表,可以将其设置为1000+)
back_log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50( mysql5.6.5- )
Meaning: 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有多少个请求链接在堆栈中等待被处理。
其默认值在mysql5.6.6+(autosized),根据如下公式得到: 50 + (max_connections / 5) 其上限值为:900。
如果每秒的连接数很多,可以将其值调大。其值和OS的TCP/IP链接有关联,和内核参数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的值相关,back_log的值不能大于其值。
建议值:2048
max_allowed_packe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MB(mysql5.6.5-)
Meaning: 这个设置防止服务器发送太大的包,也会控制多大的包可以被接受。
其默认值在mysql5.6.6+为4MB,其默认值可能太小了,但设置太大也可能有危险。如果设置太小,有时复制上会出现问题,通常表现为备库不能接收主库发过来的复制数据。使用mysql和mysqldump
客户端程序都可以指定其值的大小。
建议值: 16MB
max_connect_errors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00(mysql5.6.6+)
Meaning: 最大的连接错误数
如果有时网络短暂抽风了,或者应用配置出现错误,或另有问题,如权限,在短暂的时间内不断地尝试链接,客户端可能被列入黑名单,然后将无法连接,知道再次刷新主机缓存(FLUSH HOSTS)。
这个选项的默认设置太小了,很容易导致问题。你也许希望增加这个值,实际上,如果知道服务器可以充分抵御蛮力攻击,可以把这个值设置的非常大,以有效地禁用主机黑名单。这个选项也就是
所谓的可以防止暴力破解。
建议值: 1000000 (其值为Percona 给出的建议值,但是应该确定其主机的已有抵御蛮力攻击的能力)
skip_name_resolv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OFF
Meaning: DNS查找
这个选项禁用了另一个网络相关和鉴权认证的陷进:DNS查找。DNS是MySQL连接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当连接服务器时,它试图确定连接和使用的主机的主机名,作为身份验证凭据的一部分。
(就是说,你的凭据是用户名,主机名,以及密码,并不只是用户名和密码)但是验证主机来源,服务器需要执行DNS的正向和反向查找。要是DNS有问题就悲剧了,在某些时间点这是必然的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强烈建议设置这个选项,在验证时关闭DNS查找,这样即快又安全。
建议值: ON
log_bin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Meaning: 是否开启binlog
开启此选项用来支持复制和时间点恢复。
建议值: 设置其值为mysql-bin来避免其默认生成的文件名(也就是与主机名无关)
sync_binlog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
Meaning: 控制MySQL怎么刷新二进制日志到磁盘
默认值为0,意味着MySQL并不刷新,有操作系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刷新缓存到持久化设备。如果这个值比0大,它指定了两次刷新到磁盘的动作之间间隔多少次二进制日志写操作
(如果autocommit被设置了,每个独立的语句都是一次写,否则就是一个事务一次写)。如果没有设置sync_binlog为1,那么崩溃以后可能导致二进制日志没有同步事务数据。这可以轻易地导致复制中断,
并且使得及时恢复变得不可能。无论如何,可以把这个值设置为1来获得安全的保障。这样就会要求MySQL把二进制日志和事务日志两个文件刷新到不同的位置。这可能需要磁盘寻道,相对来说是个很慢的操作。
建议值: 1
expire_log_days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0
Meaning: 服务器在指定的天数之后清理旧的二进制日志
如果启用了二进制日志,应该打开这个选项,可以让服务器在指定的天数之后清理旧的二进制日志。如果不启用,最终服务器的空间会被耗尽,导致服务器卡住或崩溃。
建议值: 7~14
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
这两个设置控制使用Memory引擎的内存临时表能使用多大的内存。如果隐式内存临时表的大小超过这两个设置的值,将会被转换为MyISAM表,所以它的大小可以继续增长。(隐式临时表是一种并非由自己创建,
而是服务器创建,用于保存执行行中的查询的中间结果的表)应该简单地把这两个变量设为同样的值。但是要谨防这个变量太大了,临时表最好呆在内存里,但是如果它们被撑得很大,实际上还是让它们使用
磁盘比较好,否则可能会让服务器内存溢出。假设查询语句没有创建庞大的临时表(通常可以通过合理的索引和查询设计来避免),那把这些变量设大一点,免得把内存临时表转换为磁盘临时表。这个过程可以
在SHOW PROCESSLIST中看到。使用临时表的情况可以通过状态变量Created_tmp_tables 和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来监控。
建议值: 设置两个变量为同样的值(这个大小要根据自己的SQL查询级别及SQL语句的优化情况)
query_cach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0(mysql5.6.7-)
Meaning: 缓存查询结果的内存大小
查询缓存使用的总内存空间,单位是字节。这个值必须是1024的整数倍,否则MySQL实际分配的数据会和你指定的略有不同。
建议值:<512MB
sort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Yes
Meaning: 查询需要做排序操作时为该缓存分配内存大小
MySQL只会在有查询需要做排序操作时才会为该缓存分配内存,然后,一旦需要排序,MySQL就会立刻分配该参数指定大小的全部内存,而不管该排序是否需要这么大的内存。 通过SHOW GLOBAL STATUS查看如
Sort_merge_passes/s 有很多,可以考虑增加sort_buffer_size的值,以来加快order by 或 group by语句的查询速度(其排序或分组操作已不能查询优化或索引优化)。如果查询必须使用一个更大的排序缓存
才能更好的执行,可以考虑session级别的设置其值。
建议值:1MB
join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Meaning: 设置使用连接查询缓存的大小
此选项可以提高没有使用索引的连接查询的性能。全局的建议不要设置太大,可以动态设置session级别的值。
建议值: 8MB
read_rnd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256kb
Meaning: 读取排序行的缓存的大小
MySQL只会在有查询需要时才会为该缓存分配内存,并且只会分配需要的内存大小而不是全部指定的大小。如果增加其值,可以提高order by 的操作性能。
建议值: 16MB
key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8MB
Meaning: MyISAM 表索引缓存的大小
如果MySQL server的表全部是或者说大多为MyISAM存储引擎的,可以考虑将其设置为OS内存的30%。其缓存仅仅缓存的是索引块,而不缓存数据。
建议值: 根据其数据库中表的存储引擎的类型来作为参考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Session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8MB
Meaning: 排序MyISAM的索引缓存的大小
当REPAIR TABLE或者创建索引,修改索引时操作(CREATE INDEX,ALTER TABLE)时,分配给用于其MyISAM索引排序的大小。
建议值: 8MB~256MB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128MB
Meaning: InnoDB缓冲池的大小
如果大部分都是InnoDB表,InnoDB缓冲池或许比其他任何东西更需要内存。InnoDB缓冲池并不仅仅缓存索引:它还会缓存行的数据,自适应哈希索引,插入缓冲,锁,以及其他内部数据结构。
建议值:80%+ 物理内存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Default: 1(mysql5.6.5-)
Meaning: InnoDB缓存池的实例个数
从InnoDB1.0.x版本开始,允许有多个缓冲池实例。每个页根据哈希值平均分配到不同的缓冲池实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数据库内部资源竞争,增加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参数
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来配置。在MySQL5.6.6+其默认值为:(autosized),除了Window 32bit其值是根据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大小动态得到,其它默认值为8.
建议值:4+ (mysql5.5+)
innodb_log_buffer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Default: 8MB
Meaning: InnoDB写日志文件到磁盘上的缓冲大小
一个较大的日志缓冲,可以使一个大的事务在commit之前不用将log写到磁盘上。同样的在update,delete,Insert
很多行时,也可以减少磁盘I/O的调用。
建议值:8~128MB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1
Meaning: 控制日志缓冲刷新的频繁程度
日志缓冲必须刷新到持久化存储,以确保提交的事务完全被持久化了。如果和持久相比更在乎性能,可以修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变量来控制日志缓冲刷新的频繁程度。可能的设置如下:
0
把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并且每秒刷新一次,但是事务提交时不做任何事情。
1
将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并且每次事务提交都刷新到持久化存储。这是默认的(并且是最安全的)设置,该设置
能保证不会丢失任何已经提交的事务,除非磁盘或者OS是’伪‘刷新。
2
每次提交时把日志缓冲写到日志文件,但是并不刷新。Innodb每秒做一次刷新。0与2最重要的不同是,如果MySQL
进程“挂了”,2不会丢失事务。
建议值: 1
innodb_log_file_size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No
Meaning: 指定每个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
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设置对于InnoDB存储引擎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重做日志文件不能设置的太大,如果设置得很大,在恢复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又不能设置太小了,
否则可能导致一个事务的日志需要多次切换重做日志文件。
建议值: 根据自己能接受的方面(更好的性能or更短的恢复时间)决定
innodb_io_capacity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Yes
Default: 200
InnoDB曾经在代码里写死了假设服务器运行在每秒100个I/O操作的单硬盘上。默认值很糟糕。现在可以告诉InnoDB服务器有多大的I/O能力。有时需要把这个值设置得相当高(像SSD这样极快的存储
设备上需要设置为上万)才能稳定地刷新脏页。
建议值: 根据server的I/O能力有关系
innodb_read_io_threads和innodb_write_io_threads
这些选项控制有多少后台线程可以被I/O操作使用。最近版本的MySQL里,默认值4个读线程和4个写线程,对大部分
服务器这都足够了,尤其是MySQL5.5里面可以用操作系统原生的异步I/O以后。
建议值:各为4(即默认值)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Variable Scope: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No
Default : 2
Meaning: 每组InnoDB重做日志文件的个数
建议值: 2
innodb_file_per_table
Variable Scope : Global
Dynamic Variable : Yes
Default: OFF(mysql5.6.5-)
Meaning: 控制InnoDB表空间存储形式
其默认值在mysql5.6.6+后为ON。开启此选项后,关于InnoDB表的数据和索引单独存储在自己的表空间中(.ibd结尾的文件)。否则,存储在系统的表空间中(ibdata)。
建议值: ON
网页标题:MySQL参数配置优化
文章路径:http://pcwzsj.com/article/ihci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