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发分成,鸿蒙 基于什么开发

华为首次详解鸿蒙商业模式:开源、做大生态,让合作伙伴赚到钱

将近两年的预热之后,华为终于确定了鸿蒙系统的正式发布时间——6月2日。与此同时,华为操作系统EMUI的官方微博也更名为“Harmony OS”。谷歌断供的背景之下,这被视为是华为告别安卓的一种仪式。

四子王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找创新互联公司!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APP开发、响应式网站设计等网站项目制作,到程序开发,运营维护。创新互联公司于2013年开始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建站经验和运维经验,来保证我们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专注于网站建设就选创新互联公司

鸿蒙身上拥有许多个引人注目的标签:“华为”、“国产”、“第三大操作系统”、“比肩iOS和安卓”,这些足以令资本市场兴奋。鸿蒙发布日期官宣当天,“鸿蒙概念股”纷纷大涨。截至25日收盘,易联众、常山北明、科大讯飞等相关股票均大涨。

从2019年问世到现在,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增速大幅放缓的危急时刻,鸿蒙终于、也必须上场了。但把鸿蒙做出来,只是它的第一步。

“成功开发操作系统只是1%,剩下的99%都是做生态。”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生态而言,尤其是操作系统这类的底层平台,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并最终成功的核心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个生死线。

如何守住这条生死线,或者说如何做大生态,是鸿蒙在今后两年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尽管现在呼声最大的是鸿蒙手机,但如果单一地用于手机,那鸿蒙几乎很难存活。iOS和安卓已经足够成熟,即便华为完全对手机厂商开放合作,现阶段也很难有竞争对手有动力伸出橄榄枝。

鸿蒙被定义为为万物互联时代打造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相比起“替代安卓”,它更长远的目的是走向更多终端,拉到更多合作伙伴,从而壮大生态,维持生命力。

但年轻的鸿蒙要靠什么吸引合作厂商?

5月18日,华为在鸿蒙生态合作伙伴峰会上宣布,华为全场景硬件生态品牌正式升级为HarmonyOS Connect,将Works with HUAWEI HiLink和Harmony OS统一为HarmonyOS Connect。

通俗地说,这一升级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合华为硬件生态资源,提高合作效率。曾有华为HiLink合作厂商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华为HiLink、鸿蒙分属两个销售团队,内部竞争很厉害,常常令合作厂商“搞不明白到底要和谁合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内耗。此次统一团队、品牌、方案和体验,就是“集中精力做好硬件生态”。

杨海松还在峰会上表示,鸿蒙将从三个层面与硬件合作伙伴共创收益:做产品、卖产品和运营产品。简而言之,提供软件、渠道和服务。

杨海松认为,华为在生态搭建上缺乏经验,但做产品却很擅长。相比起其它操作系统,鸿蒙拥有其独特优势,比如支持多设备统一编写语言,应用和服务开发者可以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对用户而言,跨设备使用体验也可以更加流畅。

在产品层面,华为向鸿蒙生态伙伴免费提供开源软件和商业认证,如果有对操作系统要求较高的厂商,可以选择购买商业发行版,华为会从中收取服务费。但大多数厂商还是选择免费版,因为成本较低。

华为还将帮助鸿蒙生态伙伴卖产品,像帮助赛力斯卖车一样,在华为线上商城、线下门店全面铺开搭载鸿蒙系统的硬件产品,华为从中收取渠道佣金。目前,华为拥有3大电商平台入口以及超过60000家线下门店,今年还将额外增加15000家第三方门店,未来将全部向鸿蒙生态产品开放。

对一些硬件厂商来说,华为的渠道网络和品牌效应拥有不小吸引力。杨海松举了一个例子,有生态伙伴在全渠道销售同样的产品,半年内销量在一千台左右,但在华为商城可以实现20天1000台的销量,且基本不做任何导流和营销。

一位已加入Harmony OS Connect的智能家居厂商市场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由于自身品类较为小众,加入的目的并不在于带货,而是希望借助华为的品牌效应提高影响力,让华为帮助自己教育市场。

第三层是运营产品。华为把十万个以上的原子服务引入Harmony OS Connect,并与合作伙伴联合运营,方便消费者免安装直接使用,最终由华为与厂商共同分成。杨海松表示,这是未来鸿蒙做大蛋糕的关键。

但杨海松也提到,鸿蒙今年的目标并不是赚钱,渠道佣金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收入。某种程度上,让生态伙伴赚钱比鸿蒙赚钱更加重要。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今年鸿蒙计划将搭载超过3亿部设备,其中有2亿部是华为自有设备,生态设备将超过1亿,场景拓展上希望“一横一纵”。其中,“一横”要从在家居领域扩展到消费者高频刚需的六大领域,目前累计拥有超过1000家硬件生态合作伙伴,包括美的、九阳、老板电器等;“一纵”则是做好全产业链适配,已积累超过50家模组和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业内有声音担忧,手机普遍被认为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入口,但在芯片问题始终无解的情况下,华为未来很难在手机规模上取得优势。杨海松认为,华为手机仍然有7亿多的存量,且手机换机周期在拉长,华为仍有“上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PC、平板、手表乃至跑步机等任意设备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入口。

无论如何,鸿蒙要走的路还有很远。杨海松提到,鸿蒙当前最核心的挑战是时间和规模的剪刀差:“留给中国万物互联时代的软件生态构建根能力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年走完别人5-7年的路。”

「鸿蒙」三家合作最深度公司

【鸿蒙】三家合作最深度公司

一、鸿蒙系统打造万物互联生态,预计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持续提升。

「股帮研究院」在5月10日《【鸿蒙】开启第二批手机用户公测》、5月13日《【华为】鸿蒙伙伴峰会即将召开》、5月23日《【华为】即将正式发布鸿蒙系统,并主办智慧金融峰会》等多篇文章中跟踪解读鸿蒙生态系统,并指出接入手机意味着鸿蒙系统正式打通万物互联的最中心环节,华为“1+8+N"的万物互联生态框架也基本形成。

6月5日,华为捐赠鸿蒙基础架构,「股帮研究院」在6月6日文章《【华为】捐赠鸿蒙基础架构》中指出,鸿蒙的开源基本可以消除其他厂商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华为的顾虑,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平等地使用鸿蒙,有利于鸿蒙系统接入更多的设备。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在构建鸿蒙生态体系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配合至关重要。此前华为的软件部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在2021年底将会有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系统,而手机占据其中的2亿,可穿戴设备等占据其中的3000万,而剩下的需要靠友商来支持。”

在合作伙伴中,中国软件国际、常山北明、润和软件是华为在软件、硬件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前全程参与鸿蒙的外包开发。下文详细解读鸿蒙对这三家公司的业绩带动。二、中国软件国际:华为最大软件外包供应商,鸿蒙首家合作伙伴,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

中国软件国际主要业务是发展及提供信息 科技 解决方案服务、信息 科技 外包服务及培训服务,华为于2015年入股并持有公司3.97%的股权。

中国软件国际是华为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参与华为所有产品线的研发外包,目前在华为整个研发外包中的份额在50%-60%,排名第一。同时公司也是鸿蒙首家合作伙伴,今年年底有望成为最佳生态伙伴。

中国软件国际在鸿蒙生态主要做三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是把操作系统最核心的代码从安卓改为鸿蒙架构,在这块公司份额超过60%;第二部分是将安卓中间件重构成鸿蒙中间件,在这块公司份额也超过60%;第三部分是HMS的建设,在这块公司份额超过70%。

公司目前采用的商业化路径是将鸿蒙系统植入到一个硬件产品中,比如模组或者方案板,然后推广到设备厂商,是一个软硬一体化的业务,毛利率比纯软件的收入要更高。

公司首先切入的是智能家居和运动 健康 这两个领域,做一些LP的模组,帮第三方厂商比如美的、格力、海尔等快速接入鸿蒙生态,根据第三方的收集量来收费,平均一个10块钱左右,从2020年10月份开始已经销售了1000多万套。

下一步公司正在研究把鸿蒙生态从智能家居延伸到 汽车 行业,在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平台的基础上做一些定增化服务,同时提供给不同车厂基于华为智能 汽车 平台的性能化物件,从而将鸿蒙系统推向车厂。

目前公司来自鸿蒙的营收分为外包、中间件开发、模组产品三块,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收入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未来几年模组产品有望贡献15-20亿收入。三、常山北明: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未来来自鸿蒙的营收有望复制来自鲲鹏的营收。

常山北明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及行业解决方案、定制软件及服务等。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8.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0.2%。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亏损0.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亿元。

公司长期与华为保持深度合作,是华为在大约7年前进入政企领域时的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非分销商),来自华为的收入近年来连续翻倍增长,达到20-3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0%-30%。

此外,公司是华为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华为云生态体系和鲲鹏生态体系的重要成员,2020年12月以“华为-北明”共同体中标高达4.68亿元的长沙市望城区智慧城市项目。

公司在华为鲲鹏产业生态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将自主的应用向鲲鹏上移植,以及协助金融系统、政府体系的客户将现有应用向鲲鹏上移植;二是北明软件最近几年每年都要销售15-20亿的华为X86服务器给行业客户,随着应用软件往鲲鹏平台上逐步转移之后,很多行业客户也会逐步增加鲲鹏服务器的采购,未来服务器销售业务会逐步替换成鲲鹏服务器;三是公司计划开始自主生产华为鲲鹏服务器。

参考常山北明与华为在鲲鹏领域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很多传统行业公司自身软件开发能力较弱,若要适配鸿蒙系统,则需要第三方软件公司做适配。公司此前全程参与鸿蒙的外包开发,在未来鸿蒙推广过程中已抢占先机,享受系统和应用软件部署带来的增值服务红利。另一方面,由于常山北明深度参与华为鲲鹏服务器的生产和销售,未来在鸿蒙相关硬件如模组、开发板、开发套件的生产销售方面也有望分享红利。鸿蒙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实现“1+8+N”万物互联的目标,那么未来常山北明在鸿蒙相关的营收方面有望超过目前在华为鲲鹏方面20-30亿的营收。四、润和软件: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润和软件是华为鸿蒙生态的共建者,打造了HiHope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平台,涵盖芯片设计服务、硬件开发生产、硬件测试认证、板级支持软件、芯片调测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原型等的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平台。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9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增长29.0%,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161.7%。

按照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物联网设备将达到120亿个。假如到2025年鸿蒙在物联网设备中渗透率达20%(华为对渗透率的底线是16%),那么搭载鸿蒙的物联网设备将达到24亿个。

假设一台物联网设备成本包括85%的模组、10%的开发板、5%的开发套件,同时以HarmonyOS硬件为参照,假设模组均价10元,开发板均价200元,开发套件均价500元,那么鸿蒙相关模组、开发板、开发套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4/480/600亿元,合计达到1284亿元。

公司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包括HarmonyOS模组、 开发板、HarmonyOS适配定制、应用开发套件和中间件,以及接入HarmonyOS Connect的产品认证服务,具体产品包括润和Neptune模组(9.9元)、润和HiSpark IPC DIY摄像头开发板(299元)、润和TaurusPegasus Al计算机视觉基础开发套件(1699元),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此外,据报道,华为海思此前推出了一款名为Hi3861的开发板,该开发板上印有“润和软件”以及“HiHope”字样,采用的是华为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为抢占智能家电、物联网设备等市场奠定基础。

小结:鸿蒙系统打造万物互联生态,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在鸿蒙的合作伙伴中,中国软件国际是华为最大软件外包供应商、鸿蒙首家合作伙伴,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常山北明是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未来来自鸿蒙的营收有望复制来自鲲鹏的营收;润和软件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鸿蒙系统也分成三六九等?

最近这段时间,华为荣耀x10可谓是心情几经变化,在首批的log测试过后,终于迎来了内测和内测增推,用上了鸿蒙os2.0,但是还没来得及兴奋,就发现到手的鸿蒙好像哪里不对劲,似乎少了什么。

在素有花黑俱乐部之称的花粉俱乐部x10板块下,我们看到x10用户大量的吐槽存在惊人的大量阉割,这些阉割大部分都是软件层次上的阉割,还有一些硬件层次本身不支持的忽略不计。

在上图中呈现的阉割都是些不太能理解的缺失,因为这并不是硬件层次的带不动,作为去年数一数二的中端soc820带动这些动画完全不成问题,在一些麒麟710和810机型都还在之时,性能不足只是无稽之谈。

既然这些不是性能问题,那这是什么问题呢?这就要说说产品的定位问题了,产品定位是由产品立项时就定下来的,不同定位的手机有着不同的“档次”,越高端的手机功能也更丰富。问题来了,我们没办法通过处理器细分出足够多的定位,而有的定位高的机型也会用低一档的处理器来实现降价,那么这时候怎么区分不同的定位呢?在系统上通过功能的多少进行一定程度的细分,这也就是所谓的“阉割”。我能理解,并接受适当的区分,因为这是一个牌子做大做强的根基。问题是有必要进行这么严重的区分么,有必要对低定位机型进行大批量的功能缺失,动画缺失么?我认为这个做法有失妥当,甚至这是在透支着这一部分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印象,他们是现在的消费者,也有可能是以后的消费者,他们可能下一次就是旗舰手机用户,能带来足够的利润。

过度的为了区分产品定位,进行“大刀阔斧”的“优化”不可取,适当的区分才有利于持续品牌用户的积累。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进行区分,该有的区分仍该存在,只是这份度需要好好把握。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应当注意到定位不同,硬件层次上的不同,有一些功能的缺失是因为硬件的局限,应当理智对待,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去闹。

希望这次事件能够有一个圆满的解决,也希望鸿蒙系统能越来越成熟。

鸿蒙,稳了吗?

背景不用多说,自鸿蒙被大众所认识,经过了两年的整备,华为终于发布了鸿蒙的2.0版本,而这一版才是大众眼里的“1.0版本”,因为它终于不再是PPT,而是实打实地搭载到手机、平板、手表、电视等各种智能设备上,可见可用的操作系统了。

好了,至此,我们不去多做目前鸿蒙系统体验层的任何评价了,我们跳出体验层,从另一个角度,从微软和三星的前车之鉴,来分析下鸿蒙系统,真的稳了吗?

鸿蒙2.0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隆重发布了。

但,本以为“万人空巷”的一面似乎并没有出现。当然了,自鸿蒙发布之后,网络上关于鸿蒙的话题和各种评测一直占据热搜,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都会如此。但我指的并不是评测机构和大众消费者们的声音,毕竟鸿蒙是OS,而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最能直接接触到鸿蒙系统的也就是手机这个终端设备了。

另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鸿蒙发布后,A股相关的概念股集体萎了,一片绿。我估计消费者们,普通群众们都蒙圈了,因为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好评声远远高于差评的声音,但股市上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的一致,就像是OPPO家的A股一样。这,就是资本家跟我们普通群众不一样的地方了,怎么理解他们的想法呢。简单点说,大家可以这么想:我们觉得鸿蒙好,是因为看到网上各种好评的声音,以此做出的推断;资本家不好看鸿蒙,是根据同行们、业界大佬们的反应做出的最终评判。明白了吗?我们看的是热闹,他们看的是背后关键决策者的态度。

那为什么业界不看好鸿蒙呢?

鸿蒙到底能不能破局,最后与安卓和IOS三分天下呢?

以下,从鸿蒙的优势和劣势两个角度聊一聊,看是否能够得出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安卓与IOS如今已经占据移动终端99%的市场份额了,两者呢,也是靠着各自的特点站稳市场。安卓靠着开源、定制,几乎遍布全球各种品类的智能终端。IOS虽然封闭,但凭借着优秀的系统体验、生态建设,以及最重要的高端品牌维护,也是占据着全球的市场,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后来者鸿蒙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从结果看,鸿蒙是取安卓和苹果两家之所长,它和安卓一样选择了开源,又在系统体验上和评估一样,打通了OS的跨设备无缝体验。其实这就是鸿蒙最初的设计理念,也就是发布会上一直强调的万物互联,鸿蒙就是为这样一个大场景而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鸿蒙OS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优势的,不敢说一定能立足,但至少短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还是可以的。

为什么手机行业和资本市场会一致的看衰鸿蒙呢?

其实从当下的技术角度看,想做一款新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而且从我们国内这几个大厂的实力来说,不仅仅华为一家能搞得出来,其他好几家都没问题。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不看好?因为难点不在技术,难点在生态,在用户习惯上。移动互联网发展了十几年,血雨腥风早已过去,如今沉淀下来的就是安卓和IOS这两大阵营,它代表的就是两个生态以及两个庞大的用户群体。而此时,一款新的OS的面市,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态,并且还要从两个已有的阵营中抢夺用户,这才是最最最难的事儿,而这也恰恰是市场不看好,或者说存在担忧的地方。

而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也并不是有一两个赞同的声音就能让大家转忧为喜的。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微软和三星两个前车之鉴了。换句话说,强如微软、强如三星,一个手握诺基亚,一个手握第一的安卓市场份额,都没法在安卓和IOS面前搞成第三个操作系统,那鸿蒙为什么就能成呢?而且,微软和三星推出的操作系统体验上并不差,他俩最终都是败在了生态上,那鸿蒙为什么就能成呢?

这就是关键问题所在,也是鸿蒙的劣势所在。

那么,华为要如何突围呢?

首先是,补贴。

这个话题,余承东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国内外的发布会上强调和推广过了。说白了现在安卓和苹果两个生态下,作为开发者,获益的部分是需要跟两个平台分成的,只是方式和比例所有不同而已。所以华为干脆不要分成,而且还给你奖励,以这种方式鼓励开发者来积极设配鸿蒙。

这里要明确一点,虽然现在鸿蒙能够兼容安卓,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真正鸿蒙版本的应用也不是安卓的apk,完全是两个东西,运行效率以及支持的功能多样性是不一样的。

华为前期这种推广方式肯定没问题,但它的持久性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鸿蒙肯定不会一直补贴下去,一个正常的OS生态,一定是靠着自己内部的良性循环来成长的。而且,三星和微软当年也做过同样的事儿,最终也无法保证所有开发者都维护他们OS下应用的持续更新,也就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所以,这是第一步,很好理解,也确实没问题。关键是看后面怎么走,看华为在前车之鉴下,是否有新的突围之路。

其次是,合作。

第一步目前看,达到了华为的预期。国外开发者在补贴面前相对还是比较积极的态度,国内不用多说了,刚刚看到几大银行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家App支持并适配鸿蒙系统。不管行业当下怎么看吧,华为在国内眼下一定会得到各种支持的,因为支持鸿蒙系统眼下也的确是一种ZZ正确的事儿。

此外,就是有将近一亿台非华为品牌的智能设备将会与华为合作,搭载鸿蒙系统,接入华为智能IoT生态中。这一点对于华为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不同于之前微软和三星的地方,而这也是有助于华为破局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三星当年也提过类似的合作战略,但它最终并没有落地,而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设备,目前已经有像是美的这样的品牌落地了。一亿台虽然很难,但也不远。

最后是,转型。或者说,华为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

为什么说转型,我是从手机这个角度来讲的。以往提到华为,最让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手机了,而如今华为手机领域几乎可以断定今年就是最后一年了。P50肯定能发布,而且能买到,但这基本上就是我们能买到的华为的最后一款机型了。年底Mate50系列也一定会发布,但肯定买不到了,即使这几个月的时间华为搞定芯片供应的许可,也来不及在今年适配上市了,而且很难,几乎不太可能了。所以华为今后,应该是没有手机业务了。

但让所有人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华为在车载领域的转型,如此之快,甚至有点让人惊喜。不论是雷达硬件的研发落地,还是自动驾驶软件的上路实测,包括拿到图资,今后可以自己采集路网数据,这些都意味着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高开,应该也是高走。

而眼下,才算是车联网领域的刚刚开始,它的市场体量可远比手机市场大,想象空间也更大。甚至车联网的未来的发展,会将当下的移动互联场景纳入为它的子集场景。因为随着5G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成熟,随着V2X软硬件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未来车联网领域的变化将比4G网络下的移动互联更具想象和发展空间。

华为目前看,不造车,成本首先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做重资产的事儿。其次随着HUAWEI IN SIDE的成熟,上游供应商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利润也一定越来越高。

这只是车联网领域,此外华为跟其他不管手机、家电还是工业领域的合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样看来,反而是手机业务的受阻,完全释放了华为在其他领域的发展限制。相信不久后的华为,以及鸿蒙系统,一定会遍地开花。

综上,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的华为智造和主打万物互联的鸿蒙系统,才是华为目前的杀手锏,也就是华为走出的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曲线救国”之路。

目前看,这套双引擎,动力十足,未来可期!

答案,不是!

鸿蒙已经开源了,纯技术角度的分析就不说了,虽然我也是技术出身,但目前为止也没看过鸿蒙相关的代码,估计现在看了也理解的不深刻,就不拿个人技术观点献丑了。

那我为什么可以肯定鸿蒙不是套壳安卓呢?

首先,不要说因为我是花粉之类的话,我不是,目前我用的是三星的Note10+。

然后,我们就从网上各种测评聊聊鸿蒙。它在交互上和使用上,确实跟安卓很像,看不出明确的差别。而华为这么做,我相信恰恰就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用户使用习惯的选择,这是双赢的决策,这样才有可能无缝的把安卓用户引入到鸿蒙阵营来。换位思考,如果你站在华为的处境下来做选择,你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推出一个从技术到交互再到用户使用习惯上,完全有别于安卓和IOS的一个全新的东西出来吗?

最后,就是目前网上的确有很多人说鸿蒙是套壳安卓,甚至有些人就是从代码层去做的分析。我也看了,以我这点水平都能看得出来,他们嘴里的技术分析太水了。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大家公认的技术大牛,站出来从代码或架构的角度去支持这个观点。所以啊,这就是间接证明了事实的真相嘛。另外你再想,尤其是这些年来国内手机领域,一直以来市场竞争中从来最不缺的就是友商们,相互之间的网络营销攻击。

几个事儿连在一起想一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最后,说一句,我不是肯定鸿蒙,也不是否定鸿蒙,不重要。我就是单纯地支持鸿蒙,希望它能赢,因为我知道它赢了,一定不仅仅代表华为赢了,可能到时候真的代表的是我们在技术领域,尤其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反击号角的吹起,也是我们转守为攻的开始,期待!


网站名称:鸿蒙开发分成,鸿蒙 基于什么开发
当前网址:http://pcwzsj.com/article/dseip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