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在信息高速通达的时代,“天才”总是容易脱颖而出,例如这个“医学神童”。

成都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网站建设、成都网站制作、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乐业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某六年级小学生凭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中广为传播。有网友揶揄:“博士已经哭晕在厕所”“看题目大概就能知道父母从事哪方面的科研项目了”。

不出所料,这位小朋友和他的父母还真是“相同领域”。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称,此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研究所目前已成立调查组。

设计好实验让孩子“照猫画虎”,是一种“高端造假”

其实,除了这个研究题目,比赛中还有诸多类似水平的科研项目,例如“基于螺吡喃-芘双色团的力致多色转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 ECL 比率检测研究”“南极半岛一种新的抗辐射微生物的发现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碳化蚕茧-钴-石墨烯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等。

当然,这些项目是否存在“水分”,我们不得而知,在这些全国各地的顶尖中学中,自然不乏天才。不过中小学科技创新走到如此“前沿”的位置,的确让人吃惊。我们不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但这样晦涩、偏门的“科研成果”却让人徒增一些问号。

当然,从陈某的日记看,他也的确参与了实验过程,这与平常所说的“造假”有个很重要的差别。

真正的原创科技,自然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然后才能独立自主地寻找突破方向,这就像厚实的基础上建楼房。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人在背后设计好整个实验,至上而下地教,不求甚解,也能像模像样地做研究,甚至一定程度上理解这样研究,在答辩中不出错。

但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扩展性,也不具有任何科技创新的意义,无非是一种高层次的模仿、依着葫芦画瓢。这就像建楼房,没基础,但直接在楼房下面精确地、定向地搭柱子,几根柱子也可以支撑楼房,但这样的楼房是个花架子,不可能扩建,一推就倒。

很多看起来高大上、高精尖的岗位,其实都是“匠”。举个例子,医生看病,如果仅仅指看特定的病症,其实就那几种症状,根据化验结果对应给药。如果要真正深入研究医学,要听讲座、看论文,就需要医学的基本功。

再比如,看CT的片子,针对某种病,教小学生识别空洞、灰色、钙化、w型、u型形状,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让小学生学会识别CT片子中的症状。所以,就像研究日记中所写,三天前才初次接触基因的概念;三天后,就明白基因了。

小学生如此,到了中学生、高中,由于具备了更多的知识,这种精确搭柱子就更容易了。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完整地理解整个研究过程。

所以,这种行为未必是纯粹的造假,但只是一种高端模仿,最多只能证明这些学生很聪明,并不意味着他们具备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能代表他们未来的科研能力,没有任何公共价值,也有悖于创新竞赛的初衷。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皇帝新衣”式的造假,会污染教育风气、学术风气

当然,比赛本身要杜绝这种“高端模仿”,并不容易。在“父母帮助”和“孩子主导”之间存在很大的模糊地带,容易被钻空子。不过,也不是没有破绽。

举例来说,要我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用因果分析研究中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完全可以做到让小学生理解,并应付简单答辩。但你让六年级的孩子去考基本的西方经济学,她肯定不可能在一个月、一年内搞定,因为这背后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

做出生物论文的这名小学生,他或许能在科普级别上理解研究,明白什么叫敲除基因,但大学生物基本课程,他肯定理解不了。

所以,理工科的创新比代笔要好查一些,只需要业内专家答辩时,问问基本学科常识。

一个真正的硕士研究生在答辩的时候,如果答辩专家问:你说说消费者剩余,说说ATP合酶的机制,说说对洛伦兹转化,这会被视为侮辱性的。因为这些概念对每一个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来说,是基本功,不懂就是不合格的。

这些概念又是如此的多,无法提前准备。倘若一个孩子为了答辩真准备好了所有概念,那就已经是合格的专业人员了。

所以说,剔除这种“精确搭柱子”的投机行为并不难,只看评审委员会有没有这较真精神,还是说照单全收。这也进而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公立教育系统是一个国家与国民的承诺系统,即学好数理化就能上大学,然后得到国家学历认证。国家的公立教育系统,只要认这个就行了。其他的才能,留给市场去认可。

比如,会弹琴,就自己找乐队、音乐家去认可,得到市场认可,自然名利双收;会写作,自己去找出版社,获得粉丝认可;会科研,直接找到博导破格收(博导也不排除会徇私,不过找个小学水平的,他自己也倒霉)。但很多情况下,这些才能(哪怕是“模仿式”“造假式”的才能)会挤占正常的教育资源。这样便会有人投机。

如果对诚信没有信念,当现在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以后成长为学术权威的时候,很可能会滋生学术近亲繁殖、打压异己。所以,无论成人还是孩子,诚信不能只靠自觉,需要依靠透明、求实的学术评价体系。

“皇帝新衣”式的科研造假,不仅会误导孩子,更会污染学术生态。

刘远举(专栏作者)


分享文章:青少年科技创新不能“家长当裁缝,孩子穿新衣”
地址分享:http://pcwzsj.com/article/cggdoo.html